提升氣血循環,增強免疫力,
才能擺脫子宮內膜異位症!
|
|
|
什麼是子宮內膜異位症? |
|
|
|
|
|
子宮內膜異位症是指子宮腔內的子宮內膜組織,跑到子宮以外的區域,有可能是卵巢,有可能是腹腔,最常見的症狀是越來越無法忍受的經痛、月經量過多、頻尿、月經期間腰酸不適等。現代醫學對於子宮內膜異位的成因並無明確理論,「經血逆流理論」是最被廣為接受的說法,由於女性的子宮腔到輸卵管之間,是非封閉型的存在,所以每個月的經血會逆流到輸卵管、卵巢、腹腔等部位,是十分常見的。
免疫力正常的女性,身體自然會吞噬多餘的經血,但在免疫力低下時,這些逆流的經血便會逐漸累積,最終形成子宮內膜異位症。
|
|
|
|
子宮內膜異位在臨床上的主要症狀是經痛、不孕和性交疼痛,這三個問題深入女性的日常生活,甚至影響婚姻品質。子宮內膜異位是複雜的婦科疾病,因為它雖然是良性腫瘤,但不容易治療,會到處沾粘,四處流竄,又容易復發。子宮內膜異位最明顯的症狀就是不正常的經痛。 |
|
原發性經痛 |
20歲以前 |
|
|
|
20歲以前的經痛可視為「原發性經痛」,是劇烈的子宮收縮所造成,在子宮發育完全之後,通常經痛會舒緩。 |
|
|
|
續發性經痛 |
20歲以後 |
|
|
|
20歲以後的「續發性經痛」,有可能是其他許多原因造成,如子宮肌瘤、子宮肌腺瘤、子宮內膜異位、卵巢腫瘤、骨盆腔發炎、骨盆腔充血或沾粘等。 |
|
|
|
|
子宮內膜異位是指原本屬於子宮裏面的內膜組織,跑到子宮外面的地方。它們會散落在腹腔或腹膜的表面,也有可能長在卵巢(俗稱巧克力囊腫)或子宮肌層(俗稱子宮肌腺症)。它們大小不一,可能是幾公釐的小突起物,也可以是好幾公分的囊腫。 |
|
|
|
|
|
|
正常情況下,子宮內膜細胞會隨著卵巢的分泌物而有週期性的變化,當動情素增加時,內膜組織也會增生長大,當動情素和黃體素都下降時,內膜組織便會脫落剝離,以經血的方式流出。
但異位的子宮內膜同樣會感受到荷爾蒙的變化,黏在卵巢、子宮肌層、甚至腸子上的異位內膜組織,到了生理期也會剝落出血,但這些血液不像子宮內的經血,可以順著子宮頸排出,它們被留在體內,不斷的累積,如果在腸胃附近累積,就容易導致腹瀉、腹痛等症狀;如果是在卵巢附近累積,就會影響到卵巢和輸卵管功能,造成不孕。
|
|
|
導致子宮內膜異位的成因 |
|
經血逆流 |
|
|
|
導致子宮內膜異位的成因很多,「經血逆流」是最基本的假設,當月經來的時候,大部份的血液和內膜組織都會順著子宮頸流到陰道,順向排出。但有部份血液和內膜組織卻向上逆流,往輸卵管方向流出,一旦這些細胞留下來生長,就會形成子宮內膜異位。
但異位的子宮內膜同樣會感受到荷爾蒙的變化,黏在卵巢、子宮肌層、甚至腸子上的異位內膜組織,到了生理期也會剝落出血,但這些血液不像子宮內的經血,可以順著子宮頸排出,它們被留在體內,不斷的累積,如果在腸胃附近累積,就容易導致腹瀉、腹痛等症狀;如果是在卵巢附近累積,就會影響到卵巢和輸卵管功能,造成不孕。
|
|
|
|
免疫力 |
|
|
|
免疫力也被認為是原因之一。當異位組織出現在不該出現的地方時,應該很快會被身體的白血球和淋巴球吞噬殆盡,但是當免疫系統有缺損時,就無法處理這些異位細胞,使它們有機會留下來,造成進一步的影響。
異位的內膜組織,如果累積在卵巢,形成大的巧克力囊腫,並不會造成嚴重的經痛,所以也不容易被發現。有時候反而是一點小沾粘,卻會引起嚴重的症狀。
|
|
|
|
|
目前為止,西醫的外科手術仍是主流,使用中藥消除異位組織不是容易的事,中醫現在的研究重點是放在經痛的治療和預防手術後復發,的確有部份患者因為無法忍受西醫副作用而選擇中醫。中醫是一種和緩療法,需要長期調理才能看到結果,目前是以「活血化瘀」的方法來治療子宮內膜異位,也就是改變血液的黏稠程度和循環狀態,或以活血化瘀佐以清熱解毒來緩解經痛,或以補腎活血來幫助懷孕。 |
|
|
不管打針、吃藥或是懷孕,目的都是讓卵巢休息,暫時停止排卵,讓異位組織不會隨著每月的來潮不斷增長。打針、吃藥都是用外力的方式來干擾排卵,只有懷孕則是自然的假性停經狀態,可以讓異位的內膜組織逐漸萎縮。 |
|
|